平台研产学专家装备重视中试如环保何破环保间洼解建言建设翘中企业两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上海报道
3月份,建言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企业生态环境部和市场监管总局三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环保环保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力图将环保装备制造业打造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学万亿级产业,在环保行业中引起了很大的研两反响。在近两年传统环保领域市场收缩、头翘产业发展压力增大的中间专家装备重视中试背景下,如何闯出开辟新赛道、洼何迎来“第二增长曲线”,无疑是所有企业都非常关心的话题。
4月20日,以“‘美丽中国’目标十年展望——科技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的2025环境技术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节能与环保所所长赵卫东在解读《意见》的主旨发言中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环保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转型的重要产业,未来5—10年仍将迎来政策导向、创新驱动、市场需求等多重机遇,环保装备正从污染治理工具升级为绿色经济引擎,市场规模迈向万亿级。
“环保装备企业一定要关注结构性变化的要求,不要只固守原来的传统领域,传统领域目前内卷是非常厉害的。”他指出,《意见》中提到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三年提升行动、建设环保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环保装备中试平台,企业都可以参与。其中在中试平台方面,今年是中试平台第一年进行国家级评审,对于有技术积淀、资源能力比较好的龙头企业是一个机遇。
环保企业为何应重视“中试”?
《意见》提出,打造环保装备中试平台。面向污染防治急需的高性能水处理膜、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装备、新污染物检测设备等领域,引导龙头企业牵头搭建高水平中试平台并适度开放,提供技术研发转化、产品性能测试、仪器设备共享、设备应用验证等专业化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为何企业应重视“中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席北斗指出,环境科技领域“两头翘、中间低”的现象长期存在。在基础研究投入方面,各个高校注重技术研究,加大投入,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首次突破2000亿元,列全球第二位,以论文为代表的成果数量持续累积;在产业投入方面,尤其是国企央企环保方面大量投入,2022年企业R&D投入23878.6亿元,占全社会比重为77.6%。但是在这中间,架起理论界和产业界之间桥梁的应用型科研仍然是一个洼地。我国目前缺少高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也缺少多类型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如何通过集成相关科研成果,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组合打造环境科技产业链闭环,实现产业深度联动,是下一阶段环境科技产业链的重要发力点。
由此,位于产业链中游、连接科研研究和市场应用的中试作用凸显出来。“我们的科研往往到成熟度70%、80%,甚至到100%,产业才有可能推广,所以往往缺少了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中试产业。”他表示。目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已经完成中试产业基地首台套技术装备研发,针对大宗尾矿资源再分离转化难问题,通过技术进行最高精度的提取,既解决了尾矿资源化问题,减少了尾矿库的堆存,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在建材多元化大宗产品销路困难的问题。
“政策领域前一阶段强调基础研究,转变为近期特别强调中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部研究员周宏春在会上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他认为技术成熟20%—40%的阶段即可以开始进行中试,把技术转化成产业的过程非常重要。
突破行业瓶颈需聚焦技术创新
据有关行业协会测算,“十三五”以来,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接近6%,2024年达到9200亿元。2024年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8%,达到392亿元。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服务能力也全面增强,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建设的步伐坚定不移,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需求持续增强。环保企业要保持战略定力,摒弃短视行为,深刻认识到环保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市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推动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全联环境商会会长李其林认为,环境产业正在经历业态重构与模式重组,不再单纯依赖基建投资和规模扩张的传统方式,而是转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培育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突破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技术创新体系重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石。
他提出,环境产业需要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的攻关,此外还要开拓增量市场,挖掘国内新兴领域与海外扩张的双轮驱动力量。“无论是新兴领域的培育,还是海外市场的开拓,均需长期投入,切忌急功近利,这是我们产业近期的共识。”李其林说。
赵卫东表示,环保装备制造业具有政策导向性强、产业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等特点,因此企业应密切关注供需两端的政策导向,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在万亿市场中占据先机。他建议,企业应锚定关键节点,加快创新应用,聚焦新材料研发应用、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攻克如高盐废水处理、干式烟气净化等“卡脖子”技术,专用传感器、低温脱硝催化剂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同时融合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化与绿色化升级,普及环保机器人、智慧水务、虚拟现实运维等技术应用。“传统市场领域在收缩,但是新兴领域是星辰大海,希望每一家企业都面向新领域,培育新动力。”他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知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2025年第2号公告,发布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其中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新发布标准 ...[详细]
-
新华社上海9月21日专电(记者潘清)国务院发文加大对创业投资企业投融资的支持,令市场预期创投环境将获得改善。受此鼓舞,21日沪深股指温和收红。大部分行业板块整体收涨,但仅有钢铁板块涨幅超过1%。当日上 ...[详细]
-
国际金价下跌、国庆促销、婚嫁与投资需求双双增加,成就了这个黄金周名副其实的黄金热销。国庆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岛城部分商家的足金首饰价格只有297元/克,与原料金的差价约27元/克,为今年来最低,买金的顾 ...[详细]
-
近期,保险监管层人士多次强调防范保险行业面临的公司治理风险、资金运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方面风险,并将严把股东资格审查标准,在产融结合中筑牢风险隔离墙,促进保险业务结构调整,规范保险投资运营行为。分析 ...[详细]
-
门派定位与核心机制作为蜀山手游中极具辨识度的邪道宗门,百蛮一脉以"毒蛊双绝"的诡谲风格独树一帜。该门派完美融合了持续减益与爆发输出的双重特性,通过毒系秘术与蛊虫操控构建起独特的战术体系。在团队作战中, ...[详细]
-
周五早盘,三大股指高开,但随后再次回归窄幅震荡轨道之上,午后开盘,两市延续窄幅震荡,人气依旧低迷。盘面上,两市无热点板块,资金面严重匮乏,昨日强劲的地产板块今日出现回调,两市成交依旧缩量。截止收盘,沪 ...[详细]
-
记者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获悉,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676,较上一个交易日大幅上调197个基点,创近三周最大升幅。此外,在岸和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早盘双双大跌百余个基点。截至记者发稿前,在岸 ...[详细]
-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题:年收入12万元属于高收入群体吗?--聚焦个税改革三大焦点近期,有观点称“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引发社会对个税改革的关注。到底年收入多少属于高收入群 ...[详细]
-
今日,三大指数午后持续走强,沪指午后拉升涨超1%,创业板指翻红。盘面上,房地产、旅游、酒店、中船系板块涨幅居前。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189.44点,涨幅1.23%,成交额3544.88亿元;深证成指 ...[详细]
-
二级市场的持续低迷,并不能阻止资金疯狂涌向被称为“一级半市场”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Wind数据显示,上周,以股票市价与定增价格比较,一年期定增项目平均折扣率仅为8.54%,创近 ...[详细]